海南吃檳榔很講究,方法跟臺灣人的嚼法差不多。先把檳榔切成三到四塊片,形狀有點像一瓣桔子那樣,然后再把檳榔的外皮和果蒂剝除掉(因為外皮不容易嚼爛,而果蒂有一種苦味)。這時候一般還不能直接地把檳榔放到嘴里面,而是要搭配一種藤類植物的葉子,在海南俗稱為“荖葉”,荖葉上面涂上一些石灰,將其包卷成一個三角形的。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葉和檳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。如果嚼檳榔的時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葉,直接嚼檳榔的話,那就索然無味。“一口檳榔一口灰”就是這個這意思,所謂的一口檳榔在海南話里就是一塊檳榔的意思。嚼檳榔初時味澀,并有紅水,待吐完了紅水,又生丹津,整個臉都發(fā)熱發(fā)紅起來,全身馬上就會有一種發(fā)熱的感覺,如醉酒一樣。正如當年蘇東坡即興寫的“兩頰紅潮增嫵媚,誰知儂是醉檳榔”。所謂“醉檳榔”是指一般第一次嚼檳榔或者不習慣檳榔那種獨特味道的人,嚼幾下馬上就感覺到有點類似于酒醉的那種感覺,而且還會伴有頭暈胸口發(fā)麻的癥狀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嚼檳榔的原因。嚼檳榔的這種感覺跟吃辣椒倒是有點相似的。只是它沒有辣椒那么暴辣,辣得生痛。會嚼檳榔的人,一口檳榔下去,馬上就感覺渾身都是熱量,再嚼幾下,身上、額頭上馬上就會流汗了。再冷的天,幾口檳榔下去也能讓人感覺全身上下的血液流動加速,汗水直留。這種獨特的感覺確實是妙不可言。這種吃法可防齲齒、健脾開胃、精神舒暢,有治水腫殺蟲之功效,吃時有甜感、微醉、有癮,但無副作用。